清明粄做法全过程(你家乡艾粄的做法跟我们一样吗?)
客家艾粄是河源客家地区的时节美食,每年2月至4月,河源客家人都会做艾粄。因为艾粄起源于明清时期,广泛流传于客家民间的一种传统美食,在旧时多用于清明祭祀用,所以也称清明粄。

艾粄的主要主要配料是艾叶,每年2月份艾叶开始发出新芽,直至5月艾叶成型,这段时间做艾粄为最佳时期。

【河源客家艾粄的用料】
主料:鲜嫩艾叶、糯米粉、粘米粉,因人而异,各取适量。
辅料:白糖、红糖、芝麻、花生米,因人而异,各取适量。把芝麻、花生米分别炒熟,花生炒熟后碾碎,红糖切碎。

【河源客家艾粄的做法】
步骤1:煮艾叶。艾叶放水里(最好是灰水)煮熟煮烂后用刀剁碎。
步骤2:和面。把煮熟的艾叶放到米粉上,一起和面,直至和匀和透为止。

步骤3:成形。成形时将辅料馅入艾粄内,有手工和饼模2种,形状、口味名异,喜欢就好。
步骤4:蒸粄。入锅蒸15-20分钟即可 。

你还会做艾粄吗?舌尖的记忆,让我们惦念的不仅仅是美食对味蕾的冲击,更多了一份乡愁。这些带有家乡符号的食物味道,通过岁月的沉淀与发酵,已经幻化为梦里故乡的一部分。每一口艾粄,含在嘴里,那都是浓情,化不开的乡愁。